城市大学与城市社区之间的关系是大学和社区都需要面对的命题,封闭与隔膜导致的发展迟滞和脱节,互动与合作方能赢得相融和共进。城市的最根本细胞就是城市社区,城市型大学需植“根”社区,编织与城市之间相融互通的纽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都要立足于城市,服务于社区。同时,更需深“耕”社区,注重大学与社区互动的着力度和契合度,彼此推开大门,构建互动机制、合作机制、回馈机制,铸造城市型大学与所在城市契合共进的强大引擎。
一、植“根”社区:城市型大学与城市之间相融互通的纽带
“根”是角度,是发展的立足点和方位感。无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应该有仰望星空的情怀和追求,但是,脚踏实地之处,就是自己的根。建设城市型大学,更应该把这类大学的“根”植于城市,为城市发展和治理培养人才,为城市发展和治理提供服务,而城市的最根本细胞就是“城市社区”。要真正将城市型大学的“根”深深植于城市,就必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立足于城市,服务于社区。
1.人才培养立足融入城市发展定位
城市型大学的发展,如果要有真正的生命力,真正能够成为这座城市发展和运行的人才基地,最根本的就是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教学环节设计、专业结构调整、社会服务等方面能够真正融入这座城市,使培养出的人才接地气。只有把学生培养的过程融入实习、实践、志愿者服务、课题调研,真正扎根这座城市的细微之处,才能真正深入、融入。城市型大学人才的培养不应该是“象牙塔式”的培养,而是更加的“开放式”的培养。英国城市型大学的经验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十九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对科学技术人才越来越需求的背景下,英国兴起了“城市大学运动”,先后成立了伯明翰学院、利兹学院、谢菲尔德学院、利物浦大学和伦敦城市大学等城市学院(civic colleges),这些城市学院与所在城市发展密切联系,与城市互动,一方面促进了城市发展,同样也助推了大学的学科专业提升。
北京联合大学的创建和发展历程,也与北京这座城市密不可分,渊源深厚。北京联合大学创办源于1978年的大学分校,这些分校的建设一方面是为了解决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高考,大批北京考生无学可上的问题,同时,也为文革后北京市各条战线的技术人才严重不足提供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北京联合大学的源起,凸显了北京联合大学是顺应和解决北京市城市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这所大学真正是源于城市、服务北京。
2.科学研究立足解决城市实际问题
城市型大学在科学研究方面,一定要立足于解决城市实际问题,为解决城市难题做出应有的智力贡献。并在为服务城市的过程中,反过来推动所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美国著名的城市大学芝加哥大学与芝加哥市之间的关系是美国大学与城市互动的一个典型案例。以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研究为例,就是针对1870—1910 年间芝加哥工商业的迅速发展所引发的城市贫困问题、种族问题、犯罪问题等社会问题,一批学者、教授展开了针对对芝加哥这些社会问题的调查研究,从而助推了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创建和人才培养,并发展成为美国中部城市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北京联合大学的相关科学研究,也秉持应用研究导向,着力为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这里仅就学校市级研究平台“北京市政治文明建设研究基地”为例,该基地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协理论与协商民主、社会建设、膜拜团体与宗教文化、廉政与廉洁教育、首都法治等研究领域,均承担了北京市相关部门的诸多重要研究课题,为有关部门的决策咨询提供了参考。其中,该基地在人大制度研究领域,学校与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于2004年4月20日共同合作创办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所”,该所是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人大制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学术研究机构。并于2014年5月19日与北京市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会合作建立了“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作为“政协理论研究智库”。在社会建设研究领域,由学校与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于2012年12月8日合作建立了“北京社会建设研究院”,致力城乡社区治理研究。上述科学研究机构都是大学与北京市相关部门合作互动的结果,也是作为城市型大学为北京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具体体现,同时,这些研究也反哺了学校相关学科的人才培养。
3.社会服务立足适应城市发展需要
社会服务是大学的重要功能之一,城市型大学建设除了做好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还需要在社会服务方面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提供各种有效的社会服务。城市型大学“在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上,密切关注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内生的主动性。以芝加哥大学为例,芝加哥大学开始为挽救芝加哥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这个城市发展做出了很多服务,尤其是作为芝加哥城市更新运动的主要倡导者。该校凯普顿校长亲自挂帅,带领芝加哥大学与周围社区合作, 共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大大改善了这个社区的生活环境。芝加哥大学及时抓住了所在城市发展的契机,积极服务于城市建设,为芝加哥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反过来也促进了芝加哥大学的快速发展,这对我国城市型大学建设和发展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当前北京市坚持和强化新的城市战略定位,同时面临着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都给城市型大学参与城市发展与治理提供了绝佳的时机。“十三五”时期,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治理“大城市病”、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等重大举措,给高校人才供给和社会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型大学必须快速适应这种变化,抓住机遇,充分发挥高校的智力资源,根据城市管理、发展、运行的具体需要提供有效服务供给。
二、深“耕”社区:城市型大学与所在城市契合共进的引擎
“耕”是深度,是行动的着力度和契合度。现代大学不应再固守象牙塔的那种矜持,城市型大学更需要用行动穿透大学与城市之间的隔膜,城市型大学的学者也应该从天上走向人间,在社区调研中找寻城市发展中的真问题,在解决实践难题中提供真招数。同样,城市型的大学生也应该更多的在城市的“熔炉”里接受适应性的“锻造”,在真实场景中将课堂上“吃进”的知识在实践中“消化”,以在城市中的实践训练将“知识”转化成为服务城市的“能力”。对于如何才能深“耕”社区,作者认为需要有如下机制:
1.互动机制:推开大门走向发展认同
城市型大学要深“耕”社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发展认同的问题,也就是大学与社区之间,要在价值判断和相互需求上,相互之间形成良好的价值认同。这就需要彼此间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摒弃相互之间在认识上的隔膜。大到一个学校,中到一个学院,小到一个研究团队,都需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与这个城市之间建立彼此的认知。城市型大学与社区之间,彼此推开大门,建立深入的互动机制,才是走向大学与社区合作的前提。
2.合作机制:相互牵手解决发展难题
除了要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开展良性互动外,要真正把城市型大学和城市社区结合起来的关键因素,是具体的项目合作。通过不同的项目合作机制,把高校与社区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这种结合是需要落实具体的合作任务,在共同完成合作任务的进程中,大学研究者对社区和城市问题的认识会进一步强化和细化,在这种强化过程中,势必会促进研究者调适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主动与城市发展需求相匹配。同样,也促进人才培养方向的修正和转化,进而提升向所在城市输送人才的契合度和适应性。在社区在与高校的紧密合作中,也会逐渐疏解自身在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过程中的压力,真正找到可持续的适合的智力和人力资源,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减轻社区的工作压力,与高校共同提升社区的建设和治理水平。
3.回馈机制:投桃报李助推发展共赢
国外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大部分资金来源社会各界的捐赠。国内大学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在未来大学的发展中,一定要通过良好的社会服务和社会影响力,得到社会在财力物力上的回馈和支持。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城市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一定离不开所在城市的回馈与支持。在为城市社区提供优质服务的过程中,才会赢得更多社区优秀企业和企业家的认同和信赖,才会在服务社会的同时赢得社会回馈的可能。因此,在城市型大学与社区之间构建良性互动的回馈机制,是未来合作共赢,互融共进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