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读到过一首诗,诗中写道:‘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我之所以选择到西藏工作,就是因为这里能够给我一个实现理想的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有信念、有理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在这里,我可以学以致用、不负芳华,为理想而奋斗一生。”
母校的培养是宝贵的人生财富 回首进藏工作以来自己的收获和体会,韩丽首先想要感谢母校的关心和培养,因为没有联大的学习基础就没有她的进步。她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珍惜有限的大学时光,怀着志存高远的目标,努力学习知识、锻造品格,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在工作中,韩丽始终保持着学生时代的优良作风。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是非判断力,争取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实践紧贴群众。对《拉萨史话》《西藏史》《西藏日报》《拉萨晚报》等一系列接地气的读本刊物进行深入学习研究,了解当地文化、增加知识储备,开拓自身视野。在实际工作中想方设法,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于不懂之处,积极请教工作导师、周围同事,不断提升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全心全意服务群众是始终不变的工作目标 集中培训结束后,韩丽来到了尼木县尼木乡,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精准扶贫工作中,积极协调乡属各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实实在在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想办法,谋出路。作为扶贫专干,韩丽一直把“努力做好每一件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在办公室的材料撰写和台账整理工作中努力做到严谨细致、分类合理,杜绝一切低级错误和马虎大意。在日常的数据统计分析中一直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绝不虚报漏报,瞒报不报,争取让经手的数据真实可靠,实际有效。在入户调研过程中,紧密联系群众,聆听群众心声,对上真实反映现实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对下做好政策宣讲和思想教育,努力发挥好上级部门和贫困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在乡扶贫微信公众号运营的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每周必报,每报必实,把乡镇的脱贫攻坚经验跃然纸上。同时吸取好的扶贫经验,分享好的扶贫案例,总结好的扶贫规律。特别是在兑现扶贫资金的过程中,不仅高效准确地完成了全乡的资金兑现工作,而且理清了扶贫资金覆盖的实际情况。这些工作都是基层最基础的工作,虽然繁杂却卓有成效,让韩丽对整乡的扶贫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加了韩丽为人民服务的自豪感。
在走村入户的过程中,韩丽真正了解和体会到西藏基层群众的生活条件和思想状况,为以后因地制宜地开展基层工作打下了实践基础。与此同时,韩丽也意识到自己在工作中存在语言上的短板,不能自如地用藏语与村民交谈,这也让她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学好藏语、吃透藏族文化,尽大可能地为藏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珍爱生活是对自己最好的馈赠 在北京学习生活了四年,大城市的热闹繁华、丰富多彩,与这里的生活条件、工作环境相比较,说心里没有落差,是假的。但是,随着在这里生活时间的延长,也收获良多。藏族人民的朴实、热情、虔诚,都逐渐的印刻在韩丽的心上。生活上再也不用黎明时出门挤地铁,披星戴月的回到宿舍就累的想睡觉。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钻研喜欢的东西,这种生活真的让我很满足。高原的山高水也长,走到哪里都是风景:雅鲁藏布江的恢弘大气、山之巅的白雪皑皑、半坡上成群放养的牛羊、提一壶青稞酒就能悠然自得的牧羊人……总之,失去了城市的光鲜亮丽、方便快捷,得到更多的是心灵的满足和生活的自得。
实现人生价值是不懈的追求 工作以来,韩丽始终保持着在校时期养成的优良作风,热爱生活、为人正直、忠于职守、与人为善。这些都是她人生经历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韩丽说:“让自己在这片雪域高原上,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去努力、去相信西藏是能够给我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